工银“数智乡村”服务方案
所属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参与奖项:最佳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奖
评委评分:
热度 (转发微信朋友圈或群可以帮助增加热度)
获奖评语:数字化能力的发展为银行带来了更多服务“三农”客群的能力。工行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数字化的基石上打造涉农服务新业态,提高对“三农”客群的服务水平。对于银行来说,如何应用数字化能力提高对“三农”客群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工行作为国有大行的探索也值得关注。
微信扫码分享此评选

工银“数智乡村”服务方案是工行积极应对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出的战略性服务方案,推动构建“三农”金融服务数据体系,向行内外多渠道挖掘、收集、对接各类涉农数据;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创新,实现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的产品创新;紧抓国家智慧农业、智慧乡村建设契机,探索以涉农核心数据资产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为“三农”客群提供“智慧+场景”生态服务,打造触手可及的乡村银行。

方案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大进一步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积极响应个国家战略,落实监管强化科技在涉农领域应用的工作部署,工商银行按照数字化、模型化、生态化原则,以“PC+APP+自助终端”全渠道方式,建立起“一点接入,极致体验,智能运营”的“智慧乡村”整体服务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城乡存在较大差异。乡村金融服务渠道和服务能力相比城市,存在触达半径小,覆盖面窄等不足,地域间、群体间、机构间存在较大数字鸿沟,服务乡村渠道支撑略显不足,农村资产评估难风险高,乡村数据资产基础不足,乡村数据服务能力缺失,乡村金融生态建设穿透力不强。

工行发挥科技与金融融合优势,以信息技术创新引领,发挥技术和数据要素价值作用,构建工银“数智乡村”服务方案,提升金融服务在乡村的可得性和便捷性,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农村普惠化上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一方面业内一流的“智慧+生态”标杆产品,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为乡村发展点燃“信息化引擎”;另一方面基于海量涉农数据、智慧化模型、先进科技工具,构建精准服务“三农”客户普惠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支持平台。

方案目标

工银“数智乡村”服务方案旨在对内修炼乡村数据内功,创新数据产品输出,依托不断拓展的行内行外乡村数据资产积累,建立“总行统一支撑、分行对接特色”的数据服务方式,建立起统一的指标、模型、工具体系,创新数据金融产品,支撑总分行在涉农领域服务营销、场景输出、经营管理、风险监控等应用;对外提供涵盖党务、村务、财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五类产品服务,实现对助推农村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创新智慧村务运营、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惠农便民服务五大场景的全面覆盖。

方案推进了乡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轻型化、线上化和生态化,促成了乡村GBC三端的融合发展,实现银行金融服务与G端政府部门监管需求、B端村集体与涉农企业生产经营需求、C端农户生活需求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方案特点

该方案坚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驱动,以数字金融产品和平台为载体,以场景金融服务为手段,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涉农服务新业态,全力探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1、以开放API,PAAS,分布式技术支撑,搭建数字乡村开放式系统架构,通过连接政府、企业、农户、农商行等主体,构建开放共享、多方协同共建的一站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联合对客服务能力。

2、“银农链、产权链”树立“农村三资领域”创新引领新标杆。同业首创区块链+农村三资的解决方案,引入区块链技术,破解农村三资管理难题。

3、以大数据应用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数智平台”的数据驱动作用,建立“银政对接+行业合作+线上触达”多种信息采集模式,依托全行统一涉农识别标准、标准化的数据应用架构,支持分行以灵活化的方式对接特色数据,构建金融行为与农业生产生活相互匹配智能风控模型,对客户实时进行信用筛查和综合评分,解决乡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基层甄别高风险客户、释放银行信贷人力投入,推动全行构建“特色化、差异化”的涉农普惠型融资产品

4、创新风控管理模式。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推出同业领先的卫星遥感影像智能识别算法,利用渔排提取、作物分类、长势监测、产量预测、灾害预警等遥感能力,实现贷前地块交叉比对及贷后作物长势、产量、灾害动态监测,改变风控管理模式,助力敢贷、愿贷。

方案业务流程图

融合应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客户画像等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品种最丰富、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服务最优质、影响最广泛的数字乡村服务品牌。依托工商银行大数据服务平台、工银图灵平台、流平台提供的存储、分析能力,实现跨界数据融合,打造乡村金融数据中台,逐步形成贴源、聚合、萃取分层的指标信息库,聚焦客户画像、营销、运营等方面提供数字化运营基础服务;即时BI技术,提供提供实时、便捷、高效、可灵活配置的模型管理服务和报表服务,支撑基于数据的营销和管理决策。

工银“数智乡村”服务方案

实现功能展示

1、信贷直通车活动覆盖全行。与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平台同业首家实现系统直联对接,并通过工银“兴农通”APP布放了工行专属申请渠道,基于政银合作信息共享以及其他内外部信息增信,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点对点”融资服务。截至2022年末,授信金额超百亿元,授信金额增量、增速均位居可比同业首位。

2、同业首家推出面向细分的种植领域贷款产品“种植e贷”。该产品助力分行涉农融资产品的快速创新,支持覆盖600余种作物小类的融资需求,有效支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面向种植领域个人、法人客户均可办理,提供对客手机银行、兴农通APP、扫码等多种渠道申请,结合对客户在种植领域的核实数据通过系统模型给出客户评分、额度测算,从而可快速进行提款。

3、涉农产品体系全貌视图展现。搭建“全产品、全渠道、全客户”乡村振兴产品和服务体系一张图,涵盖存贷款、结算、理财、银行卡等近百项产品和服务,直观展现乡村振兴全量产品和服务体系及详情介绍,为各专业条线掌握产品服务全貌提供支持

4、涉农监管指标实现可视化呈现。直观展示每项指标贷款余额、余额增量变化趋势及下辖各地区排名占比,实现对重点监管指标实时监控、分析、预警的“一站式”决策支持,解决营销统计不及时、业务监督无抓手问题。

5、涉农业务智能监测功能,构建分行监测量化模型,打造定量化、模型化、精细化的分行推动模式,基于平台提供智能监测、分行任务完成情况自动化分析等功能,形成“一行一表”。

6、卫星遥感实现灵活化监测。推出标准化前台监测工具,针对遥感监测模型已支持的地区和作物品种,支持前台业务人员自定义圈选地块、提交监测,减少线下需求流转、整合汇总等人力物力,实现分行需求的快速赋能。

7、乡村积分助力乡村治理。落实国家“加强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抢抓积分制政策契机,我行领先同业打造“乡风积分管理平台”,联动普惠信贷、产融云、收单等产品线强化场景联动,以“数治+数商+数融”三位一体模式融合构建“政务管理+村务运营+产业振兴+村民自治”新格局。

8、乡村旅游驱动绿色发展。建设乡村旅游场景,打通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智慧文旅、产融云、兴农通APP等产品。以数字乡村综合门户为统一入口,为GBC三端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G端,依托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三务公开、民宿环境整治等乡村治理服务。依托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实现民宿准入、资金监控等资金监管服务。针对B端,依托智慧文旅实现房态管理、餐饮服务等民宿运营服务,依托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实现资金支取,明细查询等服务,依托产融云提供农产品、工艺品售卖服务。针对C端,依托兴农通APP(或布放在当地公众号的数字乡村村务H5链接),智慧文旅H5游客端,实现旅游推介、房间预订、投诉建议、服务确认、农产品线上购买等服务。

9、构建农业托管生态共同体。基于保证金账户的资金监管服务,实现G端农业托管的数据监管、补贴发放等业务。B端农业服务组织订单管理和资金收取情况管理。C端目前通过现有银联二维码,进行报名登记和缴费,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10、产权交易生态平台落地投产。搭建线上化交易撮合平台精准匹配交易对象,规范农村产权拍卖、出售、抵押、发包、出让等交易行为,实现一站式的出售产销对接和供需洽谈,对产权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审核和发布,对产权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数据分析。此外,丰富产权交易平台金融服务能力,推动B端村集体、涉农企业等普惠金融产品服务输出,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统一入口。

11、惠农补贴监管提升涉农资金安全。协助财政部门对涉农专项补贴资金加强监管,通过将补贴资金存放于补贴接收方专户,由补贴接收方通过平台发起支付申请,由财政部门审批。以白名单形式限定资金流向,并为监管部门提供审批、查询等功能。推进乡村养老补贴发放、服务购买等场景建设,从业务信息采集、资金管理、专项资金拨付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专项资金监管,支持资金内部使用、对外支出全场景业务监管。

方案案例及效果

获奖情况:

  • “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荣获农业农村部“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人民网“人民匠心2021年度推荐服务案例”,荣登《人民日报》首期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专版。
  • 工银“兴农通”项目(由“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工银兴农数智服务平台、工银“兴农通”APP三个子项目联合申报)荣获工信部2022年“信息消费乡村振兴专项创新奖”
  • 工银兴农数智服务平台荣获“2022年金融业科技赋能业务创新突出贡献奖”。

1、服务多方客群。截至2022年末,平台已与1002家区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达成信息化合作,其中40余个区县实现“全辖覆盖”;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全部省份、311个地市和15万个村集体。创新开拓“乡风积分管理”、“农业生产托管监管”、“乡村旅游资金监管”等应用场景,有效带动山西临汾3万余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覆盖山东泰安20万亩耕地,协助对广州从化温泉镇千余家民宿规范管理。

2、创新产品模式。通过300余种分行普惠涉农贷款产品的创新推出和精准投放,2022年实现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3600亿元,较年初增长48%,年初工行成为同业首家与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平台进行直联对接,全年授信余额超百亿元,居可比同业第一。

3、赋能“场景+金融”。一是银政合作方面,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创新出侧重农户信用贷款的“富农产业贷”产品,基于政银合作的信息共享,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点对点”融资服务;二是银企合作方面,联合中银保信、中华联合保险探索“农险+融资”服务模式,依托农业保险投保数据开展“经营真实性尽职调查、种植经营成本预估”,为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契合种植周期的精准融资服务;三是在乡村治理方面,用“积分制”服务各级政府,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助力国家“乡村善治”有效落地,已在山西等地区塑造典型、打造成功样板。四是聚焦县域乡村供销、治理、信用诉求,创新推出了“数商”、“数治”、“数融”有机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将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有机统一,聚焦为目标行政村及其辖内农户提供一体化供销、治理、信用服务,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荣获2022年度“科创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新技术助力乡村发展。

4、引入卫星遥感影像识别、电子围栏等技术,辅助监控种植面积、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提升信贷涉农数据采集的易得性和可靠性,为贷前尽职调查和贷后风险监控提供参考,现已在黑龙江、内蒙古、福建、海南等地区开展主粮作物种植、渔排养殖的监测试点,其中渔排场景遥感监测方案“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信贷服务”,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方案未来展望

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工商银行将持续“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金融领域的客户、产品、服务、平台等优势,加快大数据、卫星遥感、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打造多类型、智慧化乡村金融产品,对内支持基础性及特色化产品创新,对外联动涉农管理部门助力智慧农业、智慧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我行金融服务对三农市场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切实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